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辰 > 正文

中国的时辰表,中国的时辰表拼音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国时辰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的时辰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8个时辰顺序?
  2. 上午三点是什么时辰?
  3. 古人说的一更二更三更是什么时辰?

8个时辰顺序

十二时辰的顺序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又可称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
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。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。汉代之前,这些称谓多有不同,直到汉代太初年间,中国实行了太初历。也可用十二地支表示,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,一至三点为丑时,三至五点为寅时等。

中国的时辰表,中国的时辰表拼音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十二时辰把《黄帝内经》的十二时辰养生法,通过计时工具,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,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,从而让每个人都懂得用《黄帝内经》养生,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,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。

扩展资料:

“夜半”所指的时间是指前夜23时~本日凌晨1时(北京时间,24小时制,下同)。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,称作子时。

中国的时辰表,中国的时辰表拼音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“鸡鸣”确有“鸡叫”之意,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、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,即深夜过后的1~3时,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。

时辰的划分为:子时、丑时、寅时、卯时、辰时、巳时、午时未时申时、酉时、戌时、亥时。时辰的划分为:

子时——睡觉保护阳气;丑时——肝经造血时间;寅时——号脉的最好时机;卯时——空腹喝水,排出毒素;辰时——早餐营养要均衡;巳时——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;午时——睡好午觉养阳气;未时——保护血管多喝水;申时——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间;酉时——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期;戌时——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间;亥时——准备休息。

中国的时辰表,中国的时辰表拼音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上午三点是什么时辰?

凌晨3点是丑时。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,即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。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。子时23~1点,丑时1~3点,寅时3~5点,卯时5~7点,辰时7~9点,巳时9~11点,午时11~13点,未时13~15点,申时15~17点,酉时17~19点,戌时19~21点,亥时21~23点。

古人说的一更二更三更是什么时辰?

古人把一个昼夜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。分别是:子时、丑时、寅时、卯时、辰时、巳时、午时、未时、申时、酉时、戌时、亥时,对应现在的时间是:每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, 从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,以此类推。

五更

一更,黄昏,19到21点 。

二更,人定,21到23点 。

三更,夜半,23到1点 。

更换算成时辰对应关系为:一更为戌初一刻,二更为亥初三刻,三更为子时整。

详细解析如下:

1、古人说的一更二更,其中“更”是旧时夜间计时单位,一夜分为五更。

起源: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四个班次,开班、三次交班、收班,叫“五更”,因此,一夜有五更,两更之间的时间为2.4小时。从晚间时间19:12开始为一更。

2、时辰,中国传统计时单位。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,每段叫做一个时辰,合现在的两小时。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,从半夜起算,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,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。

3、因此,依照上述指代时间,一更的时间为19:12至21:36,换算成时辰,戌初一刻为一更;二更时间为21:36至24:00,亥初三刻为二更;三更的时间为00:00至2:24,子时整为三更;后续依次类推。

扩展资料

在中国古代,人们用“铜壶滴漏”的方法计时,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,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。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,一点到三点为丑时,三点到五点为寅时,其余的以此类推。

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,所以,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,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“大时”,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“小时”。以后,随着钟表的普及,“大时”一词也就消失了,而“小时”却沿用至今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的时辰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的时辰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