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时辰对应天干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时辰对应天干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庚辰时为干支纪时,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,即一个时辰相当于两小时,其十二时辰与24小时的对应关系:辰时为7~9点。从甲子日开始,这一天的时辰干支依次为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……,乙丑日为丙子、丁丑、戊寅、己卯……按六十甲子一直循环下去。希望帮到你。
庚时不是几点,庚是十天干之一。(23~1点)庚子、(1~3点)辛丑、(3~5点)壬寅、(5~7点)癸卯、(7~9点)甲辰、(9~11点)乙巳、(11~13点)丙午、(13~15点)丁未、(15~17点)戊申、(17~19点)己酉、(19~21点)庚戌、(21~23点)辛亥。
计算时辰干支需要以下几个步骤:
1. 确定出生年份的天干和地支。根据农历年份可知道该年的天干和地支,以此得到个人的天干和地支。
2. 确定出生日的天干和地支。根据农历出生日期可知道该日的天干和地支,以此得到个人的出生日的天干和地支。
3. 确定出生时辰的地支。根据出生时辰,以两小时为一个单位,依次确定时辰的地支。
4. 将个人的天干和出生日的地支组合成为一个干支,例如某人的天干是甲,出生日的地支是子,则组合为甲子。
5. 将组合好的干支和出生时辰的地支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时辰干支,例如某人出生时辰的地支是辰,则他的时辰干支是甲子辰。
注:以上所用的天干地支、干支组合、时辰干支等相关知识是基于中国传统历法的理论而来,每位用户的数据也应一一对应方式进行,如果在计算时辰干支过程中有困难或疑问,可以咨询相关专业人士。
天干地支纪时法规定十二时辰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,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等十二时辰,每天十二时辰与24小时的对应关系如下表:
中华时辰 对应西历小时
每日子时 23:00时 ~ 00:59时
每日丑时 01:00时 ~ 02:59时
每日寅时 03:00时 ~ 04:59时
我国古时***用天干地支相配,用于,纪月,纪日,纪时。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,固定用十二个地支来命名。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。子时,从头天子夜23点至笠日凌晨1点;丑时,1点至3点;寅时,3点至5点;卯时,5点至7点;辰时,7点至9点;巳时,9点至11点;午时,11点至13点;未时,13点至15点;申时,15点至17点;酉时,17点至19点;戌时,19点至21点;亥时,21点至23点。这就是一昼夜用地支标识的十二个时辰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时辰对应天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时辰对应天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cdggw.com/post/4052.html